1.製造民意新招
由梁振英擔任顧問的「香港研究協會」近日進行有關梁振英僭建解釋滿意度的電話調查,網上連番有人指當回答時只能回答一般以上程度,答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則會不停重複相同問題,此舉疑為製造港人滿意梁振英僭建回應的假象。
2.五毛範本文件圖淹東北諮詢
東北發展計劃正在作最後諮詢,立法會上傳市民就東北規劃向立法會提交意見書的電子複本,當中絕大部分為支持計劃,但全部皆為內容格式相同的範本,只表示支持計劃和公私合營。
3.活在一個荒唐的國度 – 主流焦點
美聯社突破中央監控進入被軟禁的劉霞家中訪問,她稱自己「活在一個荒唐的國度」。中央在諾貝爾獎的取態上,劉曉波獲獎下獄,莫言獲獎大事慶祝。
- 主場新聞 – 劉霞哭訴 活在荒唐國度
- 香港電台 – 劉霞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感觸落淚
- 蘋果日報 – 軟禁26個月首受訪 與在囚劉曉波「過的差不多」 劉霞痛哭 「活在荒唐的地方」
- 商業電台 – 莫言在記者會被追問劉曉波事稱不會被迫表態
4.陳光誠姪被誣告而囚
陳光誠姪子陳克貴因拒絕地方官員武力闖入抄家而自衛傷人,卻被誣陷故意傷害罪。案件上週六閉門審理,家人在開審前4小時方被通知,又被禁止旁聽,律師被法庭指定,最終陳克貴被判囚3年3個月。
5.龍應台訪港 – 主流要聞
台灣文化部長、著名作家龍應台上週起訪港六日,週六她在港大演講時說到「政治就是有一群人決定了你的未來,如果不關心,你的未來就被決定」,呼籲年輕人一定要關心政治
6.政治就如倒夜香
著名博客林忌發表文章,指插手政治有如倒夜香,卻是應盡之義,市民即使不挺身而出,亦不應冷言冷語。
7.王菀之抨擊政治挨批 – 主流要聞
王菀之日前發表言論將特惠生果金拖延問題歸咎於港人對狼英誠信的質疑,引來廣泛批評,謬誤在於政治就是民生,兩者唇齒相依。
8.劉兆佳批梁避談兩地融合
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員劉兆佳指兩地經濟整合乃基本原則,批評梁振英在當選後不敢再提、堅持和申述,立場不堅定,令支持者無法出面支持。
9.左王投美 – 主流要聞
維基解密披露,被稱為左王的中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曾向美國領事透露大量中港政情秘聞,受美方稱讚。爆料內容包括「政改時中央及政府取態」、「批評港官不熟悉內地官場文化」「中策組要求港官按內地要求撰寫十二五規劃報告」等。除蘋果引述外,主場新聞亦翻譯更多電文,包括指「要有10萬人上街中央才會留意」、「中央忌陳方安生統一民主派」、「曾有問責局長因要出席立法會會議而泣不成聲」等。有關爆料行為,實有法例禁止。
10.紅色組織走入港大
陽光時務揭秘香港多個新興紅色組織,並首次揭秘紅色組織「香港各區專上學生同盟」正滲透港大學生會。
11.城巴新巴豐收,九巴喊窮?
城巴及新巴日前公佈業績,分別獲利 1.1 億及 2,900 萬,未計劃加價。由報告發現九巴的廣告收入遠較兩間巴士公司低,值得懷疑。加上龍運退役巴士與九巴「左手交右手」,連同他們大玩資產轉移財技、谷大資產,令人懷疑是「造蝕本數」,實賺到盡,並突破盈利上限。
12.香港電視試映
城市電訊仍在等待發牌,電視台更名為「香港電視」,並於週六搶先發佈節目試映,包括多套原創歷險節目、紀錄片,題材與深入程度皆超越現時香港各電視台。另外購多套一線熱門動畫和劇集,自拍劇集亦題材進取。
13.再度上演成功爭取
民建聯區議員王潤強日前掛出BANNER指自己「成功爭取取消上水站二樓水貨客行李磅」,有關相片於網上瘋傳,民建聯及王潤強被口誅筆伐,大量市民致電王潤強辦事處質疑他於水貨客問題有何建樹。可能抵受不住群眾壓力,該BANNER已於週五被移除。
14.長生津劇變之邏輯落差
政府修訂長者生活津貼議案,取消本年度追加津貼撥款部分(A段),改為只要求追加增加人手的款項(B段),議案在一片誤解中通過,而政府宣稱B段通過等同整個長生津已獲通過,引起泛民議員強烈不滿。
按一般人理解,由於立會未正式賦予政府使用公帑發放津貼的能力,通過B段不等於通過長生津政策;而按政府邏輯,由於長生津議案細節不變,而需表決部份只剩B段,故通過B段等同通過整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