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城的TVNews行之已久,每星期提供數段明珠台的新聞及練習供學生一個英文學習平台,不過很多學生都對此平台十分抗拒。箇中原因,我嘗試分析一下:
- 學生本身對學習英文就很抗拒
- TVNews練習量過多,造成功課壓力
- 老師硬性規定完成進度,帶強迫性而非鼓勵性,學生抗拒,只求交貨,不求學習
- TVNew對低form來說有太多深字,需不斷查字才能理解內容,興趣下降
- 同時硬吸太多生字,難以記憶和消化,學習成效不大
- 題目設計多針對內容細微和無關重要的地方,對提升語文能力效果不大
- 回答問題需要重複看片數次,費時和令人厭惡
- 對新聞內容不感興趣,無法投入
- 其他同學不做,有樣學樣
以上有幾點自己都有同感的,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係TVNews好難令人有心機做。做TVNew要首先有一定的英文水平,以前睇住條新聞片,見住一大堆生字,聽到不明所以。學生程度差咁遠,點會有心機做?猶如你叫個小學生讀一篇社論,根本讀唔明。二來大家都冇乜新聞觸覺,對住d看似事不關己的新聞又邊會上心?理解能力又大大下降了。
我以前都好抗拒,覺得又難做又要用好多時間,但現在做落,又覺得唔係好難,唔會睇完都唔知up乜,要花的時間相對少左。應該係因為平時多睇左新聞,黎到中六英文水平又高左,所以對呢d新聞的抗拒同不解少左。雖然d題目依然係費費地,但聽住d新聞都學到野既,難度低左後比較好投入。
現在又冇乜大壓力被迫交貨,自己得閒都做下一兩篇,感覺更輕鬆更有效率地學習,起碼係真真正正咁感覺到自己識多左野而唔係做完都唔知有乜得著,感覺到的唔係壓力的釋放而係一份滿足。雖然重係有d惰性,動力不足,做唔晒咁多,但點都比被強迫交貨而臨急抱彿腳各出奇謀過關要好。
有d野真係唔迫得的,不過要有辦法鼓勵同要令人懂得享受學習的過程,提起興趣。而且程度要較接近學生實際,咁先係最佳、最基本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