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LED)是一種半導體元件,1955年被發現,1962年被開發成可應用的工具,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的半導體,使其通電後發光。
90年代後期,世界開始鼓吹棄用鎢絲燈膽而改用慳電膽,因慳電膽更加慳電。而近年,LED的技術進步,發展出白光燈,使其能應用在更多照明和顯示技術中,所以LED的應用正開始普及。
慳電膽的不足之處:
- 慳電膽含有水銀等重金屬,棄置時會污染環境
- 慳電膽無法調校光度
- 壽命較短
而LED燈有以下特點:
- 壽命比慳電膽長3-5倍
- 在一般光度下比慳電膽大大省電(三成)
- 燈光比較柔和
- 顏色多變
- 環保無汞
- 光度可調校
基於以上特點,LED燈非常適合用於室內照明,所以它被譽為21世界的新型光源。不過,它還未大大普及於日常照明當中,主要是因為其成本高昂,以及燈具的外形還未夠吸引。
因為以下特點,近年LED也應用到螢幕之中:
- 光源具方向性
- 可應用在低溫環境
- 耗電量比LCD少
- 色彩比LCD飽滿
- 極高對比度
- 高反應
- 更耐用
- 體積小
LED螢幕的發展非常快速,解像度已經能追上LCD螢幕,而且格價不斷下跌。廠商捉緊LED螢幕體積小、更輕、更省電,紛紛以LED作為背光源,致使LED在顯示技術發展迅速。